電子版合同是以電子形式呈現的合同,它包括了紙質合同的電子版,電子合同。紙質合同電子版也可以認為是紙質合同的復印件,而電子合同則是法律規定的書面合同形式的一種,它通過電子方式簽署和存儲,相比傳統的紙質合同更加便捷和高效。對于電子版合同的法律效力,很多人存在疑慮。本文將探討電子版合同的法律效力問題。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紙質合同電子版并不能當做原件合同的法律效力,因此,當簽署了紙質合同再掃描成電子版合同保存,則該電子版合同則可以當做是紙質合同復印件。而電子合同不管是簽署還是存儲都在線上。法律有著明確的條文規范。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采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其中書面形式包括了數據電文,也就是電子合同。
《電子簽名法》第十四條的規定,可靠電子簽名才具有與手寫簽名或蓋章同等法律效力。而可靠電子簽名需要具備“真實身份、真實意愿、原文未改、簽名未改”的條件。
《電子合同在線訂立流程規范》指出,電子合同是通過第三方(電子合同服務提供商)電子合同訂立系統在線簽署,并由第三方存證服務商提供存證服務。
《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六條規定,證據包括電子數據。但電子數據要成為有效的司法證據,需要有嚴格的取證規定,如第三方存證保全、出證,司法鑒定和公證。
因此,符合法律法規簽署的電子合同是具備法律效力的,簡單來說,具備法律效力的電子合同需滿足兩個條件,一是使用了可靠電子簽名,二是通過電子合同訂立系統進行簽訂,并由第三方進行存儲存證。
綜上所述,電子版合同具有便捷和高效的特點,但其法律效力需要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在簽署電子版合同時,需要注意簽署方式和證據效力等方面的問題,并加強風險防范措施。只有這樣,才能確保電子版合同的有效性和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