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紙質合同時代,騎縫章作為重要的防篡改手段,通過壓頁蓋章確保合同完整性,以確保所簽署合同的安全,不易招人篡改,大家在簽約的時候基本都在用。但是,在電子合同的簽約時代,電子合同簽約的方式與紙質合同簽約有著很大的不同,全流程線上進行,那么在加蓋騎縫章的作用上,還需要跟之前一樣,電子合同簽約需要加蓋騎縫章么?
接下來,關于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講解一下,到底在電子合同簽約的時候,需不需要加蓋騎縫章。
紙質騎縫章的法律定位
法律并未強制要求合同必須加蓋騎縫章,但其物理防偽特性在特定場景下具有實用價值。當合同明確約定"須加蓋騎縫章生效"時,該印章即成為合同成立的形式要件。若缺乏此類特別約定,騎縫章缺失不影響合同效力,但可能增加后期舉證難度。
電子合同的防篡改革命
根據《電子簽名法》規定,可靠電子簽名需滿足"四要素":真實身份、真實意愿、簽名未改、原文未改?,F代電子合同通過多重技術實現防篡改:
1、區塊鏈存證:將合同哈希值上鏈,任何修改均可追溯
2、數字證書:采用國密算法確保簽署主體身份可信
3、時間戳服務:精確記錄簽署時間節點
4、人臉識別+活體檢測:雙重驗證簽署意愿真實性
行業實踐與法律建議
主流電子合同平臺已提供"電子騎縫章"功能,滿足傳統用印習慣。但從技術必要性來看,電子合同本身的防篡改體系已超越物理印章的防護能力。司法實踐中,采用合規電子簽名技術的合同,其證據效力等同于紙質原件。
對于合同締約方,建議:
1、優先選用通過安全資質認證的電子合同平臺,例如簽盾電子合同簽約平臺等。
2、在合同中明確約定電子簽署的效力條款
3、對重要合同采用"電子簽名+電子騎縫章"雙重保障
4、定期對電子合同數據進行合規性審計
隨著《民法典》對電子證據效力的持續完善,電子合同正在重塑商業社會的信任機制。對于簽署方而言,理解技術原理、選擇合規平臺、完善合同條款,才是構建數字時代契約精神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