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作的時候,雙方一般都會簽訂一份合同,以此來約定雙方在合作期間的權利、義務等等。如今,大家可以選擇合作簽約的方式有多種,比如電子合同簽約或者紙質合同簽署的方式,其實都可以。
但是,在合同簽約好之后,如果發生了合同糾紛的話,應該如何解決呢?關于這個問題,下面就給大家來簡單講一講。
如果發生合同糾紛了,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方式:
1、協商解決
當事人可以在自愿的基礎上,通過直接溝通和協商,達成和解協議,自行解決合同糾紛。
2、調解解決
如果雙方無法直接達成一致,可以尋求第三方機構或個人進行調解,幫助雙方達成和解。
3、仲裁解決
雙方可以根據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或另行達成的仲裁協議,提交給仲裁機構進行裁決。需要注意的是,申請仲裁的前提是雙方必須有明確的仲裁協議,并且仲裁請求和事實理由應當具體明確,且屬于仲裁委員會的受理范圍。
4、訴訟解決
如果上述方式都無法解決糾紛,任何一方都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由法院根據法律規定進行審理和判決。在訴訟過程中,法院會根據電子合同的合法有效性及可靠性來認定電子合同雙方的法律關系是否合法有效 。
電子合同的法律地位已經得到了法律的明確認可,與傳統紙質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在處理電子合同糾紛時,法院會依據相關法律規定進行裁決,但是在簽約電子合同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可靠的第三方電子合同簽約平臺比如簽盾電子合同簽約平臺等,這樣能確保你所簽署電子合同文件的法律效力,在遇到爭議糾紛的時候才能保護好你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