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合同有效么?”
“電子合同與傳統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我們經常會聽到有這樣的疑問,隨著后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特別在疫情之后,新的區塊鏈的電子合同重新逐步進入了大眾的視野,被廣大企業、個人用戶所關注。大家都很清楚,簽署傳統紙質合同的有諸多弊端,讓我們重新分析對比一下。
傳統的紙質合同缺點
1、簽字、蓋章過程繁瑣,缺乏時效性
傳統紙質合同簽署的過程,需要合同雙方簽字、蓋章,如涉及到企業法人還需要經歷企業法人內部的審批流程、用章流程,再由一方簽字、蓋章后交由另一方簽字、蓋章,最后雙方各持一份。從上述流程來看,傳統紙質合同的簽署過程繁瑣,時間較長,影響簽約的時效性。可能在簽署的過程中,出現另一方反悔的情況,拒絕或拖延蓋章,由此可能導致另一方損失。
2、異地簽署合同,郵寄成本高
傳統的合同簽署,目前的現狀是多數都涉及到異地合作,簽署合同的雙方需要通過郵寄合同文本,方能實現雙方對合同的簽字、蓋章的過程;如果涉及到境外合作,如果仍按傳統合同的簽署方式去郵寄,其單份合同的郵寄成本就高達上千元。尤其是在當今,異地合作、境外合作的情況日益普遍,所以傳統合同簽署的郵寄成本高就顯得非常明顯了。
3、紙質合同管理成本高、查閱難
通過調查企業管理紙質合同的現狀,中小型企業在管理紙質合同時存在兩種模式,一種是混合管理,因合同數量較少,則由管理公章的員工同時管理合同;另一種是專人管理,因合同數量較大,占用辦公場地廣,必須由專人負責管理合同的整理、收集和保管。混合管理模式,對于合同管理往往不規范,容易出現遺失、混亂的情形,尤其是在涉及到員工離職交接的情況下,合同很難完整有序。這就無形中增加了查閱合同的難度,實踐中往往存在從所有的合同中去逐份查找的情況,耗時耗力效果不佳;對于專人管理模式,合同管理的難度更大,合同的數量、種類復雜,需要專人負責且需要專門的場地進行保存,管理成本很高,盡管較混合管理模式而言,專人管理可能通過人為統計設定了查閱的索引,但實際查閱的難度仍然很大,合同的丟失、不完整問題仍很普遍。
4、公章管理風險高,難度大
合同簽署不得不考慮公章的管理問題,在企業的日常運營過程中,公章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合同的簽署生效,加蓋公章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往往企業在傳統紙質合同簽署過程中的蓋章環節是設定了最為繁雜的程序的,部分企業還對管理公章設定了特有的規章制度。但對于公章的使用仍然是存在私自蓋章的風險的,一旦公章被私自使用,對外是發生法律效力的,企業只能在對外承擔責任后再向管理公章的相關人員追究法律責任。此等風險是企業極不愿意承受的,所以往往民營企業管理公章的人員均是企業實際控制人的親屬,但這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私蓋公章的問題。
電子合同的優勢
1、在線簽署,效率高
電子合同通過線上身份認證,合同文本的上傳,生成電子簽名后即可在線上完成合同的簽署,簽字、蓋章具有即時性,能很好的減少合同簽署過程中產生悔約的可能性,最大限度的促成交易,提高合同簽署的效率。
2、簽署成本低
與傳統的異地簽署合同需要郵寄簽字蓋章相比,電子合同無需郵寄紙質文本,只需要上傳合同文本即可,不產生簽署合同的郵寄費用,甚至打印、裝訂費等相關的費用均可省去,極大的降低了合同簽署過程中的成本。尤其是對于與境外客戶合同的簽署,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3、合同管理簡單,成本低,易查閱
從合同管理的角度來看,電子合同簽署后,可由簽署人下載保存,同時也由電子合同簽署平臺進行線上保存,當然我們還可以選擇由相應的公證機關的系統進行保存,其對應的是數據的保存與分類,所以對電子數據進行線上保存更簡單、方便,利用電子數據整理、分類工具,可很好的對電子合同進行分類管理,避免人為分類操作帶來的失誤,同時,基于電子系統的分類管理,線上調取、查閱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線上電子合同的管理及查閱都較傳統合同管理而言更具有優勢。電子合同不需要場地,更不需要專人的保存及管理,所以管理和保存的成本都能得到極大的降低。
4、電子簽名和印章使用自動留痕,易管理
電子合同簽署涉及的印章是線上生成的,每一次的線上使用均會自動生成對應的簽署日志,利用時間戳對簽署時間、內容、操作人等操作細節均形成對應的不可更改的操作日志,這種自動留痕的技術手段,極大的降低了公章管理人私用公章的風險,即使仍存在私用信息進行電子合同簽署的行為,電子合同簽署系統上自動留痕的技術手段也對事后追究其責任也提供了充足的證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