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時代,電子證據也應運而生,電子合同簽約也被使用的越來越多,但是許多小伙伴并不清楚,電子合同中使用到的電子印章否具有法律效力呢,現在為您詳細解答!
如今,電子合同簽約之所以受到越來越多人的使用,得到眾多企業的一致認可,其中很關鍵的一點就是,電子合同簽約過程中電子印章,是具備法律效力的,能得到法律的保護和保障。
但是,電子印章并不是電子化的印章圖形,僅僅電子化的印章圖形是沒有法律效力的。本質上,所謂的電子印章是這個圖形背后的技術支撐:數字證書、時間戳、電子存證等一系列依據法律法規設定的電子簽名技術。
法律對有效電子印章有如下規定:《電子簽名法》規定:可靠的電子簽名與手寫簽名或者蓋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可靠的電子簽名”要求:
1、電子簽名制作數據用于電子簽名時,屬于電子簽名人專有;
2、簽署時電子簽名制作數據僅由電子簽名人控制;
3、簽署后對電子簽名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現;
4、簽署后對數據電文內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現。
除了滿足可靠電子簽名的要求,還要滿足法律對電子合同原件形式及保存條件的要求。一般系統生成或電子郵件簽署的電子合同證明力低,而且需要自己證明簽名的真實性及未被篡改,舉證復雜;
根據電子簽名法,蓋過合同章的電子合同檔案可以作為法律依據的。根據《電子簽名法》第五條至第八條規定,鎖定簽約主體真實身份、有效防止文件篡改、精確記錄簽約時間的電子合同才被法律認可。
一些第三方電子合同平臺同時做到了以下三點,可以充分保證電子公章及其簽署的電子文件的法律效力,比如簽盾電子合同簽約平臺等。
1、CA機構頒發CA證書/公安部eID認證系統:采用國家機構認證技術,確保電子公章使用主體真實身份;
2、 防篡改技術:采用國際通用哈希值技術固化原始電子文件數據,輕松識別文件是否被篡改;
3、第三方取時技術:精確記錄簽約時間。
因此,如今在電子合同簽約使用如此廣泛的前提之下,大家可以放心大膽的使用起來,以給自己復雜的合同簽約,創造更多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