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難免遭遇資金 “卡殼”,向他人借款時,借條往往成為維系信任的重要憑證。但這張薄薄的紙,一旦疏忽細節,反而可能埋下隱患。在落筆簽字前,這 6 大關鍵事項必須牢記!
1、條款細節逐項核對
借款金額、利息標準、還款時間及方式,每一項都是影響權益的核心條款。切忌因急于用錢而潦草確認,任何模糊表述都可能成為日后糾紛的導火索。
2、警惕 “砍頭息” 陷阱
法律明確禁止預先扣除利息(砍頭息)。若遭遇此類情況,借條依然有效,但本金將按實際到手金額計算,避免被隱性抬高債務。
3、算清利率 “糊涂賬”
日息、月息標注看似誘人,實則可能暗藏高利貸風險。務必換算成年化利率,確保不超過合同成立時一年期 LPR 的四倍,同時復利計算不受法律支持。
4、借條生效的關鍵條件
借條屬于 “實踐合同”,只有出借人實際放款,合同才正式成立。沒收到錢?哪怕借條在手,也無需承擔還款責任。
5、識破詐騙慣用套路
以 “保證金”“手續費” 為由要求先轉賬?別信!即便已簽借條,只要未實際收到借款,依據《民法典》規定,借貸關系就未成立,更不用理會威脅恐嚇。
6、證據留存至關重要
民間借貸糾紛頻發,一旦涉訴,借款合同與轉賬記錄就是維權 “鐵證”。尤其使用現金交付時,務必留存收條、證人證言等補充證據。
一張嚴謹的借條,才是保障雙方權益的 “安全鎖”。別讓一時疏忽,換來后續無盡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