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心期待的電子合同合作,卻在執行時頻頻 “踩雷”,還沒來得及協商,一封律師函突然 “砸” 到眼前。不少人第一反應都是懵的:這律師函能不能拒收?置之不理行不行?
從法律角度來講,拒收律師函確實不違法,你有權選擇不回應。律師函作為法律文書,本身沒有強制約束力,主要用于警示、澄清或要求終止侵權行為,后續是否對簿公堂,最終由法院定奪。
但要知道,律師不會無緣無故發函,對方委托律師 “出招”,說明已傾向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分歧。收到律師函,主動應對才是關鍵:
第一步,先驗真偽。仔細審視函件內容,判斷是否符合事實、有無惡意辱罵;再查看是否有律師親筆簽名、簽章,以及律師事務所公章,缺少這些要素,很可能是偽造的。
第二步,核實律師身份。可登錄當地司法局官網、律師事務所官方平臺查詢律師資質,也可帶著律師函原件直接到律所核實。
確認律師函及律師身份無誤后,不必慌了陣腳。這往往是對方釋放的和解信號,希望能在期限內與你協商。當然,若你已備齊訴訟證據,選擇暫不回應也不失為一種策略。
作為全證據鏈電子簽名領先者,簽盾致力于為企業、政府及個人用戶提供安全合規、高效便捷的數智化電子簽名解決方案,已服務了超過100000的用戶,覆蓋30多個行業、超過100個細分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