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交往和商業往來中,債務糾紛、違約爭議、侵權索賠等問題時有發生,不少人都遭遇過 “律師函突襲”。當看到印著燙金律所名稱的信件,很多人瞬間心跳加速,擔心惹上官司。但其實,市面上不少律師函只是 “紙老虎”,根本不具備法律效力。
想知道手中的律師函是真是假?作為由專業律師出具、承載法律責任的文書,律師函的真偽可以從這幾個關鍵維度判斷:
1、簽章細節辨真偽:一份合格的律師函,必須有律師親筆簽名、個人印章,或加蓋律所公章。缺少這些關鍵標識,很可能是偽造的 “假把式”。
2、內容核查見真章:專業律師會仔細審核委托人提供的證據材料,確保函件內容真實合法。如果發現函中存在事實歪曲、夸大表述,就要提高警惕。
3、格式規范是關鍵:標準律師函有著嚴格的格式要求,從首部的標題、函號,到正文的事實陳述、法律分析,再到尾部的律所信息、律師簽名和公章,每個環節都缺一不可。
4、律師身份巧核實:通過司法局官網、律師協會平臺,或直接聯系律所,查證發函律師的執業信息。身份存疑的律師函,可信度自然大打折扣。
收到真律師函也不必驚慌,它更多是一種溝通手段。只要積極協商,很多糾紛都能在訴訟前妥善解決。掌握辨別技巧,保持冷靜理性,才能真正化解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