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4月1日,是我國《電子簽名法》正式實施的20年。在這20年間,電子合同簽約的出現,給了人們在簽署時,無限的發揮空間。
過去,大家想要簽訂一份合同,只能做下來面對面交談,然后年定合同、簽字蓋章等等,整個流程非常的麻煩。如今不同了,大家直接在線上就可以完成各種合同的簽署,非常的方便。
前幾年,受到疫情等因素的影響,電子合同簽約的發展明顯發力,各地方政府也都紛紛推廣電子合同簽約的使用,以提高辦事效率,方便人們生活。這不,近日,濟寧市鄒城市也搭上了電子合同的快車,以今年年初山東省電子勞動合同訂立平臺正式啟用為契機,深化“無證明城市”建設,積極推進電子勞動合同訂立廣泛應用。
與之前的勞動合同簽約方式不一樣的是,如今大家入職找工作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不再需要坐下來當面簽訂勞動合同,而是可以直接通過電子勞動合同訂立平臺簽約完成。當電子勞動合同生成時,自動加蓋國家授時中心可信時間戳,關鍵數據經加密后同步存儲至區塊鏈節點,確保合同內容不可篡改、操作軌跡全程可溯,降低了發生錯誤的風險,增強了合同的安全性和可信度。電子勞動合同簽訂不受時間、地點限制,簽署和備案實現即時生效、立刻備案,不僅大幅節省時間和資源,更是真正做到“零成本”“零跑腿”和“非接觸式辦理”。
如今,已進入2025年大學生畢業就業季。據數據顯示,預計2025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達到1222萬人,這比2024年還增加了43萬人。在如此多的大學畢業生中,有數百萬的大學生將投入工作崗位。那么,如果他們在簽下勞動合同的時候,如果都采用電子勞動合同簽約,以每份合同10頁紙計算,這都是非常大的一個量級,不僅可以節約巨大的紙張消耗,還能為勞務雙方節省大量不必要的成本。
如今,電子合同簽約的出現,已經對我們日常工作生活產生了方方面面的影響,這也是數字化時代發展必然導致的結果。我們應當緊緊擁抱這一趨勢,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才能跟上腳步。
如果還沒使用過電子合同簽約,不妨從現在開始去體驗一下吧,相信會給你打開一扇新的簽署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