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子合同簽約的時候,大家知道的是,為了確保所簽署電子合同文件的法律效力,通常都需要用到電子公章。但是,電子公章也根據性質的不同,分為了很多種,比如合同章、公章、法人章等等各種。
在電子合同簽約的時候,你知道么,公章和法人章其實有不同的使用場景,在簽約的時候一定不要混淆的。公章和法人章使用不當可能惹大麻煩,快來學習正確用法!
首先要明白下面的概念:
(1)法人不是具體的人,而是公司。因此,法人章其實就是公司的公章。可以代表公司進行簽訂合同、出示委托書等;
(2)公司公章是公司處理內外部事務的印鑒,公司對外的正式信函、文件、報告使用公章,蓋了公章的文件具有法律效力。
(3)圓形的企事業單位或組織法人章簡稱為公章,而把方形的法定代表人章簡稱為法人章。
一、公章的使用情況
簽訂合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條,當事人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當事人均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時合同成立。因此,公司在與外界簽訂合同時,需要使用公章來代表公司的意志,確保合同的法律效力。
法規1處理內外部事務:公司公章是公司處理內外部事務的印鑒,對于公司的正式信函、文件、報告等,都需要加蓋公章以確認其正式性和法律效力。
法人行為代表:公章在形式上代表公司的意志,是公司對外交往中的重要憑證。任何涉及公司權益的對外行為,如申請報告、證明文件等,通常都需要加蓋公章。
二、法人章的使用情況
法定代表人簽字:雖然法人是一個組織而非個人,無法直接簽字,但法人章(通常指法定代表人的私章)在某種程度上具有與法定代表人簽字相似的法律效力。在需要法定代表人親自確認的文件或合同上,可以加蓋法人章以代表法定代表人的意志。
特定事務處理:在某些特定事務中,如銀行開戶、稅務申報等,可能需要使用法人章來確認公司的身份和意愿。這些事務通常涉及公司的財務和稅務管理,法人章的加蓋是確保事務合法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步驟。
與公章配合使用:在某些情況下,法人章和公章可能需要配合使用,以進一步增強文件的法律效力和正式性。例如,在簽訂重要合同時,可能既需要加蓋公章以代表公司意志,又需要加蓋法人章以確認法定代表人的同意。
別小看這這些章啊,它們就是公司的“尚方寶劍”,一個都不能少。想要管好這些章,得建立嚴格的印章管理制度,明確使用權限,專人保管才行。